您的位置:首页>金融 >

创新药企被低价抛售,中国医药创新泡沫破裂前兆?

2023-06-30 22:44:25    来源:健识局

6月29日,誉衡药业发布公告,拟以人民币2.4亿元,将其持有的誉衡生物42.12%的股权出售给青岛普晟普利企业管理中心。至此,誉衡药业将不再持有任何誉衡生物的股权。

誉衡生物算得上是国内创新药企的一支力量,上市的PD-1药物赛帕利单抗曾让行业侧目。但是,近两年誉衡生物连续亏损,拖累了本来就不富裕的母公司誉衡药业。公告指出:2022年底,誉衡药业对誉衡生物的开发支出计提减值准备4.23亿元,影响公司净利润亏损1.78亿元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奇怪的是,买下誉衡生物的青岛普晟普利不是一家成熟企业。天眼查数据显示,青岛普晟普利今年3月才刚刚成立,注册业务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。

很显然,誉衡药业把子公司的股权低价卖给青岛普晟普利,可能是让相关利益方接手。毕竟,如果继续留在上市公司体系内,会严重拖垮誉衡药业。

誉衡生物的传统药企转型的典型案例,最终却是这样的结局,表明医药创新、行业转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。

PD-1的后来者

誉衡生物在2016年3月成立,是誉衡药业押注创新药的一步棋。截至2018年,誉衡药业把4个管线药物:PD-1、LAG-3、CTLA-4和IDO注入到子公司誉衡生物。

彼时,国内药企对PD-(L)1研发热情已经处在高点,有20家以上的企业在研,赛帕利单抗当时在霍奇金淋巴瘤开展了2期研究。

2021年8月,誉衡生物的PD-1赛帕利单抗作为霍奇金淋巴瘤的二线治疗在国内获批,10月正式上市销售。论起来,誉衡生物的PD-1上市进度并不慢,算是在前列的。

不过,因为获批适应症不大,赛帕利单抗的市场空间不佳是容易判断的。据披露,誉衡生物的赛帕利单抗2022年实现产品销售数量5.34万支。这一年,誉衡生物的营收1.21亿元。与赛帕利单抗同期获批的康方生物PD-1在2022年销售收入5.58亿元,两者差距明显。

康方背后站着的是正大天晴的销售力量,而誉衡药业、誉衡生物此前并没有太多抗癌药物的销售经验, 商业化上差了一大截。

2022年3月,赛帕利单抗针对宫颈癌适应症的上市许可获得受理。但至今,该申请仍在审评中。其余LAG-3、CTLA-4抗体等都处在临床阶段,上市还很遥远。

誉衡药业坦言,赛帕利单抗在市场准入、价格竞争及患者全体规模上已不具备优势;宫颈癌适应症及其他产品的研发进展较为缓慢,后续发展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。誉衡生物的亏损对誉衡药业业绩构成较大影响。因此,誉衡药业决定出售其持有的誉衡生物所有股权。

据披露,2022年誉衡生物的净利润亏损达5.89亿元。今年至一季度止,公司亏损已达到4957万元。而另一方面,自2019年来,誉衡药业已经连续四年亏损,2022年净利润亏损3亿元。

誉衡生物的亏损额放在创新药行业里其实还在接受范围之内,但因为母公司誉衡药业本身业务不佳,处在亏损边缘,已经很难拖动自己当年的创新梦想,只能卖掉了事。

传统药企转型阵痛

从誉衡生物的创业经历来看,母公司誉衡药业在这笔买卖中可能还赚了一大把。

誉衡药业的策略一直以“买买买”著称。2010年,誉衡药业依靠买入的鹿瓜多肽挣到第一桶金成功上市;之后又通过收购蒲公英药业、上海华拓等几家公司,获得安脑丸、注射用磷酸肌酸钠等多个大单品,撑起了后来亮眼的业绩。

誉衡药业的董事长朱吉满做销售出身。长期以来,这家公司的痛点显而易见:始终没建立起一个有实力的自研团队。

誉衡药业2022年报显示,公司的研发人员数量100人,70%为本科学历,仅2名研发人员为博士学历。研发投入上,2021年、2022年都仅1亿元左右,只占营收的3%。

2016年成立誉衡生物算是朱吉满搞研发的决心体现,不过其“创新”的实现方式也是挺有意思:PD-1的研发直接交给了药明生物,LAG-3也是从药明生物引进,CTLA-4单抗则委托给了南京金斯瑞开发。

说到底,誉衡生物就是用钱买了几个品种,然后放到资本市场上去融资。2016年至今,誉衡生物共获得3轮以上的外部融资,总金额接近6亿元。当然,母公司誉衡生物注资也不少。

从做生意的角度讲,花钱买品种的誉衡生物能够获得这么多外部融资,朱吉满已经很成功了。

只不过,医药研发不是资本游戏,想要做出好的产品来绝非易事。和誉衡药业最类似的标杆企业是恒瑞医药,从2016年开始,恒瑞医药的研发投入从11.8亿元涨至2022年63.46亿元。“仿转创”的过程走得很不容易。

誉衡生物只能算是中国医药创新浪潮中的一个特例,那个临床前就能有巨额估值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。扎实回归到研发上来,才是医药行业再度获得资本认可的唯一诀窍。

撰稿|杨曦霞

编辑|江芸 贾亭

运营 | 何安盈

图源|视觉中国

#药企##创新药#

关键词:

相关阅读